茶与咖啡“走”到一起,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******
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茶和咖啡,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同饮食习惯或不同文化的代表。但在中国,有这样一个地方,茶与咖啡“走”到了一起。
当地时间12月7日,COP15第二阶段会议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”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,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、中国新闻社主办,中国新闻网承办。边会期间举办了“圆桌对话:茶与咖啡的对话”。
“其实普洱不仅仅因普洱茶闻名海外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当地的居民也开始种咖啡。”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春全介绍,经过多年产业培植,普洱许多农民既种茶又种咖啡。他们在冬天收获咖啡果,春天采茶。普洱也成为了中国茶乡中的“咖啡之都”。
在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(英国)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看来,茶和咖啡的和谐共存,是全球贸易的结果,更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互相扶持、共同发展的典范。
“同样,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的。我们共处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。开放和包容的世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。”龙迪认为,茶和咖啡皆为大自然的馈赠。
作为一位在中国北京定居的荷兰人,龙迪每天早晨都需要一杯咖啡来唤醒自己。同时,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也让他明白了品茶的方式。“中国茶品众多,制茶工艺先进,让我大为惊叹。”他说。
EDF+商业,韧性粮食与林业主任凯蒂·安德森坦言,无论旅行到哪里,自己都能通过每天的咖啡或茶与当地文化联系起来。“这提醒了我们,彼此之间的共同联系,以及我们与这个给我们提供咖啡和茶的星球的共同联系,同时地球也面临着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森林砍伐等重大挑战。”
凯蒂·安德森认为,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共同的责任,各方应共同努力保护地球,求同存异、携手合作。“我们需要依靠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在这条道路上,我们正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、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。”
“我们手中的提神饮品代表了整个产业链,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人——从云南山村的茶农到大型零售市场的销售人员。”凯蒂·安德森指出,为实现可持续农业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,就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迈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中国福建武夷山,某种程度的“可持续”已成为现实。
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周洪舰介绍,当地大力推广生态茶叶种植,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,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到绿色种植。“环境保护越来越好了,这带动了茶叶的品质增加,也增加了茶农的收入。”
周洪舰说,中国的“茶”字,拆开来看是“人在草木之间”,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。(完)
这波温暖很给力!海拔4500米驻训点的年货到了****** 这波温暖很给力!海拔4500米驻训点的年货到了→ 近日 驻守在海拔4500米的 边防战士 收到了新年年货! 年货里有零食、特产 这波温暖很给力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官兵 常年驻守在 海拔4500米的点位上 那里高寒缺氧 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春节前,团里派出慰问组 为驻守在驻训点的官兵送来年货 官兵喜欢吃的零食 各个地方的特产…… 都安排上了 ![]() 团里的物资车 一大早就出发了 3个多小时后 物资车到达驻训点 官兵们纷纷围上来卸载物资 笑容满满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团股长徐能说: “官兵们在外驻训很辛苦 所以我们也给每个官兵 都准备了一份大礼包 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” 曾经住地窝子 现在有了高原氧吧 该驻训点海拔高 环境恶劣 风力常年在7级以上 大风和沙尘给官兵们的 训练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![]() 但经过官兵们几年的努力 驻训点的条件和最初相比 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 官兵们只能住地窝子和帐篷 现在 团里配发了活动板房 还建起了健身房、氧吧、娱乐室…… 生活训练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![]() 辛苦了! 守护万家灯火的子弟兵 (央视军事)
|